东海证券的这份光伏行业研究框架专题报告深入剖析了光伏行业的现状与未来发展趋势。报告指出,光伏行业市场表现受政策、海外贸易壁垒和基本面共同作用,其发展经历了不同阶段,如欧洲政策推动、中国双碳政策影响等,且与大盘指数表现基本同步但存在波动。
从需求来看,平价化和全球化趋势明显,过去由政策驱动,如今经济性成为装机动力,装机区域从集中走向分散,全球装机经历了不同主导区域的周✅期,目前新增装机向全球扩散。经济性方面,降本增效提升了光伏发电经济性,LCOE持续下降,光伏成为具经济✅性新能源,其受组件成本、系统成本、发电量、单价等因素影响,组件降本增效是LC㊣OE提升主要动力。短期因消纳问题,光伏发电不稳定,弃光率上㊣升,配电网容量限制和峰㊣谷价差影响导致装机需求受限,但电力改革和电网建设将助推需求。长期而言,环保及地缘问题促使新能源转型,光伏收益性提升,虽部分区域增速或放缓,但新兴市场有望崛起。
供应端方面,近年光伏产能大幅扩产,供需失衡,不过后续产能出清和终端放量有望扭转供需结构。供需指标显示光伏发电限电,产业链价格大幅下降但下行空间有限,库存处于高位并逐步进入去库阶段,组件先行,开工率及排产有望低位回升。供需矛盾主要体现在需求与供给变化节奏错配,以及需求全球化与产能中国化矛盾,海外贸易政策加码促使海外建厂成为趋势。
光伏产业链围绕硅料、硅片、电池片、组件四大主材展开,各环节特点不同,利润分配差异明显,利润向终端倾斜,各环节扩产节奏受多种因素影响。各细㊣分环节中,硅料具有大化工属性,电耗影响颗粒硅渗透率;硅片竞争格局待优化,供需有望好转;电池片是技✅术核心环节,技术门槛有望提升;组件终端㊣渠道作用凸显,价格有望企稳上升;银浆对电池片降本增效重要,技术迭代保持盈利;光伏玻璃行业格局稳固,冷修㊣等推动供需好转;边框市场格局分散,集中度有望提高;金刚线✅行业企业经营承压,钨丝放量在即。